日本国技——相扑(すもう)
日本和中国一水之隔,在历史上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巨大,其中日本的国粹:相扑、艺伎、和服、茶道、木屐、弓道、樱花、抹茶、花道、榻榻米等,多数和中国文化有关,今天哆啦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号称日本第一国粹的“相扑”运动。
相扑选手
大多数优秀选手都是在18-35岁之间,经过严格训练的运动员。他们为赢得身体上的优势除了消耗就是吃大量的食物,并且吃饭后再睡觉。职业相扑手必须体型高大魁梧,二十岁之后要求身高一米七五以上,体重一百二十公斤以上。一流的相扑手最好有巨大而呈梨状的躯体,他们具有如此身型和力量,其实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惊人的食量大约是正常人的十倍。相扑对身高和体重的要求只有下限没有上限,体重下限是75公斤,身高下限是1.73米。相扑选手被称为“力士”。
比赛规则
运动员在比赛时可以互相抓腰带,握抱头颈、躯干和四肢,可以用腿使绊,可以拍打对方胸部,但不许踢对方胸腹,不许抓兜裆和生殖器,不许抓头发、击双耳、卡咽喉,不许伤害对方眼睛、胃门等要害处,不许用拳头打人或使用反关节动作。
比赛时,能使对方身体任何一部分着地(除两脚掌外)即为胜利。能使对方身体任何部分(包括手、脚)触及界外地面亦为胜利。比赛没有时间限制,如果双方经过长时间角斗,精疲力尽而胜负未分时,裁判员可以宣布比赛暂停,休息后再重新开始比赛,直至决出胜负。
赛事
正式比赛每年举行六次,1月、5月、9月在东京国技馆举行,3月在大阪府立体育馆,7月在名古屋爱知县立体育馆,11月在福冈国际中心举行。除比赛以外,还可以欣赏正式比赛前的巡回演出和祭祀活动。
每年6次正式比赛中有3次在东京两国的「国技馆」举行,这里可谓是日本相扑的主场。1楼建有收藏刺绣围裙和描绘相扑的彩色浮世绘版画等的相扑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
仪式与基本动作
一、撒盐(siomaki)
力士在入土表时会撒些盐在土表上,在日本人的观念之中,撒盐是可以驱邪的。
力士在土表上撒盐有两层意义,一为驱邪,另外祈神保佑免于受伤。另有一说是认为盐可以消毒,撒盐在土表上,即使比赛受伤,事前也已做好了防护的措施。在大相扑举办期间,几乎每日用盐量达四十五公斤。
二、 尘(chiri)
尘手水(chirityozu)的略称。这个动作是先蹲踞在土表一侧,双手合击后水平向两边伸展,手掌向上翻。此动作的缘由来自以前相扑露天举行,力士以草净手,双手向上翻并展示给对手看,表示自己并没有挟带什么武器上场。
三、四股(sikoku)
四股乃是以双脚轮流顿地,藉由力士威武的身躯来镇摄躲藏在地底的邪灵。此动作宗教上的涵义深厚,也有人称之为“力足”。不过除去宗教上的意义不谈,此动作对于力士本身而言,应可视之为比赛前的暖身运动吧。
四、蹲踞(sonkyo)
以脚掌尖着地,双膝外张稳腰并将双肩放松后将手放在膝盖上,此为力士的基本姿势之一。为了求取平衡上身必须挺直以维重心。此举乃表示尊重对手之意。此动作看似容易,实际上必须要有相当的经验才能看来稳若泰山。
五、仕切(sikiri)
这个动作是接在四股后直接弯下腰来的样子,两肘放在膝盖上下巴微抬,双眼注视对手以求精神专注。这个动作反复几次后力士已将自己调适在随时可战的精神状态下了。
六、手刀(tegatana)
优胜力士在接受完行司(gyouji),类似裁判)的获胜呼名后,可以拿取所谓的“悬赏金”,此时优胜力士会以右手手刀向左右中各凌空切下,其意义是向三位神明致谢的意思。一般而言,悬赏金只有幕内级力士才有机会争取
退役
相扑运动员的头发都有一个小结,一旦结束相扑生涯,就要剪去这个小结,称为「断发」。对于一名相扑运动员来说,断发仪式是他告别选手生涯的最后仪式。断发仪式很传统,也很有深意。它是在国技馆的土俵上进行的。土俵不仅仅是所有相扑选手最渴望登上的地方,更是日本相扑这一国技的最高象征,因为历年来日本最高级别的相扑比赛,都在这个土俵上进行。土俵的上方,是象征着日本神社的宝殿屋顶。(并不是所有的选手都有资格在国技馆里举行断发仪式)断发仪式非常隆重,包括获得横岗和大关勋位在内的所有相扑运动员都出席并参加表演赛,一起来表扬伙伴的业绩,也为伙伴送别,可谓情谊深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