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中锋穆铁柱墓地,墓志铭述其一生,大郅郑海霞泪别
穆铁柱,这个名字如今的年轻人听起来可能感到陌生,而在三四十年前,他曾经是中国篮球史上的传奇人物,可谓是家喻户晓——由于他的身高,也因为他的战绩。
作为两个时代中国篮球的领军人物,姚明曾经表示:他一直把穆铁柱当做他的偶像,只是穆铁柱去世的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资格和他说上话。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被称为亚洲第一中锋中国篮球巨人的精彩人生。
颠沛流离的少年期
1949年,穆铁柱出生在今天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境内的一户穷人家。
他家里贫困到什么程度呢,穆铁柱小的时候,家里五口人,居无定所,四处流浪,讨饭为生。
菏泽又是一个容易受到洪灾的地方,在穆铁柱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年正值过年的时候黄河发大水,别人家都坐在家里吃团圆饭,穆铁柱一家却流浪到了山西,找到一处被人废弃的破窑洞,住在里面忍饥挨饿。
穆铁柱一家人都是正常身高,唯独他长了个大高个儿,在他成名之后,常开玩笑说:“小时候不知吃错了什么药,长这么大的个儿。”
愁完了伙食,又开始愁衣服。由于他的身高远超普通人,在那个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几的年代,非常难买到合身的衣服,鞋子也常常找不到合适的码数,据说他的鞋是54码的,长度约为33厘米。
不仅在穿着上“捉襟见肘”,生产劳动的工具对他来说也很不适手,让他去挖地,普通人使用的锄头对他来说太短。让他去开拖拉机,驾驶位他又坐不进去。让他去赶驴车,驴子嫌它太重,宁愿挨抽都不肯动。
他在新疆参与建设的几年里,由于身高闹出的笑话在当地广为流传。
后来,两人顺利结了婚,体工大队分给他们一套房子。
夫妻俩人缘好,婚礼办的很热闹,除了买家具,剩下的钱都被穆铁柱拿来办酒席了,一场婚礼花掉了他当时所有的积蓄。
夫妻二人幸福和谐地度过了一生。
1976年,穆铁柱的命运受到了中日邦交的影响,这一年中日正处在邦交正常化的蜜月期中,两国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互动频繁,中国男篮受邀到日本比赛。
穆铁柱自然是两国人民关注的重点,日本国民对穆铁柱尤其好奇,每逢表演赛场场爆满,很多人直接表示就是冲着他来的。
在一次电视实况转播比赛中,他投篮命中的时刻,解说员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 东京塔转身投篮两分命中!
观众瞬间心领神会——对,太贴切了,穆铁柱不就是“东京塔”。
东京塔于1958年落成,塔身332米高,用“东京塔”来形容穆铁柱,可见他的身高对日本人造成的震撼。那一时期,他在日本国民中的受欢迎程度甚至已经到了只提外号,人们就知道在说谁的地步。
虽然这个比喻确实很贴切,但是当时别说是日本人,就连对我们自己的国民来说,穆铁柱的身高究竟是多少都是个谜。
成名后的穆铁柱,有两件事情特别不喜:一是他不肯与粉丝合影,二是他不给别人量他的身高。
可能是由于这么多年来,他走在街上,总是被人们有猎奇的眼光注视的原因。
关于他的身高,他自报的2.16米,济南军区报的2.20米,央视解说是2.24米等等。
而这个谜团,就是在这次中日篮球赛中,被日本人给解开的。
不过他始终是一个乐观的人,即使一身伤病,还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别看他一双大手,却很灵巧,干过不少细活:给人修电器、修汽车、摩托车,甚至经常用缝纫机缝东西。
退役之后的他很少再碰篮球,而是开始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他给厂家拍广告,早在1985年就为一个床垫公司拍过广告。我国运动员接拍广告,也是从穆铁柱这里开始的。
他还与陈佩斯、宋丹丹、潘虹等影星合作拍过戏。除了当演员,穆铁柱还是中国体育界拍广告第一人,开创了运动员拍商业广告的先河。
穆铁柱的墓碑,是家人为他立的,短短几行字,却概括了他精彩的一生——有他用指尖顶着篮球的雕塑。雕塑前有一块石碑,上面书有墓志铭如下:铁柱顶梁柱,中锋赛山峰,篮坛国威扬,八一军旗红,厚德自远播,亲者皆动容,人去精神在,篮坛更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生如白驹过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