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卷土重来的美国白蛾,应该咋防治?
美国白蛾在我国爆发是2008年,国家林业局作为“一虫一病”来全国调度美国白蛾的防控,2009年在山东德州召开“美国白蛾防控”专题会议,全国几乎所有的森林病虫害防控均到场学习山东美国白蛾的防控经验,从此拉开美国白蛾飞机防控的序幕。
美国白蛾的幼虫——秋幕毛虫。绿会摄影
3、 启示
美国白蛾从2008年大规模发生至今还造成持续危害,说明我国的林业生态改善还有待努力,说明飞机防治做法是错误的短视行为,其启示如下:
1、美国白蛾防控必须是多措并举、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
美国白蛾的防治就像其他农林重大病虫害防控一样,国家的考核机制也应回到2020年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病虫害防控条例》指示精神上来,注重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注重监测预警,回归到构建区域林业病虫害防控由目前的化学防治到绿色防治。
2、林业病虫害防控绩效考核回到生态指标上来
林业病虫害防控绩效不能一揽子到底,飞防一招吃遍天,必须以生态指标增加为第一考核指标,能不飞就不飞、能少飞的就少飞,实现美国白蛾的多措并举、综合防治的正确轨道上来。
政府要加以引导、宣传,确保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控观念贯彻始终并确保政府资金到位。
3、林业病虫害防必须注重技术队伍建设
林业病虫害防控能否生态防控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队伍建设,这一点就类似搞经济建设一样,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话。
美国白蛾的幼虫。摄:绿会融媒
4、 建议
1、 构建区域美国白蛾的防控体系、形成区域美国白蛾的生态防控长效机制
美国白蛾已经或将长期是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控的重大有害生物之一,需要构建区域重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实现监测、预测和决策的三者有机统一。
注重美国白蛾的监测预警(成虫、越冬蛹)、结合专家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预测发生趋势,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而不能就是简简单单采取飞防防控手段,要注重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重视防控中的绿色防控品投入、重视生物天敌种群的培育来最大限度地维护生态平衡。
2、 改善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政策导向
美国白蛾防控绩效应该把生态指标作为考核项,将如何构建生物天敌种群的建立、培养以及完善作为一种绩效考核指标,回归到美国白蛾的生态防控中来
1) 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生态化、财政资金导向综合化
以生物种群考核、绿色投入品考核、病毒代替农药飞防等绩效考核指标代替目前的绩效考核指标。
在不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逐年首先区域不同的防控手段(措施)、综合防控,同时考核绿色防控投入品的使用。
2) 注重技术队伍建立、注重科技成果转化
林业森防队伍建设是实现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中之重,同时对一些好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提高区域病虫害防控的技术水平。美国白蛾的绿色防控一定是建立在一支业务技术过硬的森林病虫害防控队伍。
一条落在行人书包上的秋幕毛虫。绿会摄
本文只是解读美国白蛾10年后卷土重来的启示,无意贬低飞机防治的作用,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美国白蛾防控采用多措并举、综合防控或许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这也许是一个期许,本文没有阐述美国白蛾防控如何从监测预警、理化诱控、生物调控、生物天敌再到绿色农药全过程绿色生态防控是一个遗憾,我国很多技术专家都在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相信不久的将来美国白蛾生态绿色防控将成为主流。
美国白蛾在河北某地。志愿者供图
一条装死的美国白蛾幼虫。绿会摄影
(1、文章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绿会融媒为生态文明的探索者、思考者提供传播平台。欢迎争鸣,对话作者。请留言。2、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即可。)
作者:XLH(中国绿发会生物防治工作组专家)
绿会融媒收稿日期:2021年10月2日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