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是什么(茭白是什么意思)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最近,朋友圈又出现这样一条帖子:

“喜欢吃茭白的至亲好友知道吗?茭白也有公母之分,母的好吃哦!这是一个农科院技术员说的。他说,母的好吃,嫩、纤维少。”

茭白是什么(茭白是什么意思)

(图源/网络)

瞧见了吗?这白白胖胖的茭白可是菰生了病才有的哦,菰要是健健康康不生病咱们就没茭白吃!

听上去有些“残忍”而别扭。

茭白肥大白嫩,又有了茭瓜、茭笋、水笋、菰笋、菰手等众多不同而形象的名字。

江南自古方言多而杂,有的地方说要吃“脚白笋”“高笋”,你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到菜上桌你才会将之与茭白挂上钩。

至于雄茭,也叫强茭,是茭白分蘖期母茎中黑粉菌菌丝未能同步侵入新生分蘖芽,茭茎不会膨大形成茭白,而到夏秋花茎伸长抽薹开花,甚至结实的植株。

注意“分蘖”这个词,后面还会提到它。

简单说,雄茭就是只开花不结茭会结籽的那种,是茭白群里洁身自好特立独行的异类,不生黑粉菌病、“没毛病”的少数派。

有时我们偶尔买到的茭白,在茭肉横切面会出现多个小黑点,农民伯伯把它们叫作芝麻茭,认为尚能食用,也就是弱灰茭。

灰茭是黑粉菌的潜育期比正常茭短,在肉质茎膨大初期就产生厚垣孢子堆的植株,茭肉呈褐色。

弱灰茭是其中一种,即产生的厚垣孢子堆较少。

茭白是什么(茭白是什么意思)

(图源/网络)

另一种是整个茭肉充满厚垣孢子堆,形成一包黑灰,称为全灰茭或黑灰茭,农民伯伯称之为“黑心”,已经失去了食用价值。

茭白是什么(茭白是什么意思)

被黑粉菌感染的玉米(图源/网络)

但大部分植物黑粉菌病对植株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伤害,像菰黑粉菌病这样给人类送来了茭白这一珍馔还真的是罕见。

茭白植株既然不会开花,栽培一般就以分蘖和分株来进行无性繁殖,即以根状茎来繁殖,分秋产单季和秋夏双季两类。

事实上,即使是开花结实的菰的繁殖一般也这样进行,当然它也可以通过菰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分株好理解,什么是分蘖?

分蘖就是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通过分蘖,其结果是一株植物会形成许多丛生在一起的分枝。比如水稻、小麦等。

喜欢养花的朋友都知道,兰花这些植物在花盆里分蘖长满后,都可以分株、分盆。

茭白是什么(茭白是什么意思)

背土菌(大白菇)(图源/网络)

而江东所指区域一般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

所以,那时有幸能吃到茭白的中国人多在江南一带,因为那是菰和茭白的主产地。

有一个说法,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据说只有中国和越南。

越南产茭不奇怪。

熟悉历史的朋友肯定了解,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唐朝前后,越南作为百越之地一直是中国的直属领土,到了北宋宋太祖时期,越南(交趾)才成为藩属国而不再由中国直接统辖。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经济文化的融通自不必说,加上百越之地本身就是菰和茭白的产地,越南也像中国南方大部一样把茭白作为蔬菜来栽培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茭白的生长区域绝对不止上述这2处。

日本、印度、缅甸等地都有野生茭以及对茭白的研究,俄罗斯、美国等地也有分布。

至于他们的茭白栽培和食用习俗如何,有了解的朋友请留言交流。

前面说到,因茭白而起的典故、传说有很多,这里单说一则,叫“莼鲈之思”,而且会“颠覆”此前不少人对它的演绎。

茭白是什么(茭白是什么意思)

(图源/网络)

西晋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张翰,字季鹰,是江苏吴江人。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和《世说新语》记载,张翰为人纵任不拘,在洛阳为官时,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便对左右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竟然命驾归故里。

后人宋代诗人许景迂《咏茭》詩云:翠叶森森剑有棱,柔条松润比轻冰。江湖若借秋风便,好与莼鲈伴季鹰。

仿佛张翰只是思念故乡的“吴中三大美食”贪图口腹之欲而宁愿弃官而归以圆“莼鲈之思”。

茭白是什么(茭白是什么意思)

(图源/网络)

很有些文人情怀,被不少文人墨客传颂至今。

殊不知张翰弃官归故里,“莼鲈之思”只是托词,不想被放大至今,险成笑谈。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的大致原意是,齐王司马冏(八王之乱之一王)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冏当时执掌大权,张翰曾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不断。到盛名享誉四海之时,急流勇退恐怕会相当困难。我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之人,对时势不感兴趣。”后张翰见秋风刮起,就思念起吴地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这些家乡美味,于是说到:“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怎么能在几千里之外束缚为官来谋取功名爵位呢!”于是命人驾车回归故里。没过多时,齐王冏兵败,人们都称张翰能看准形势,善于灵活应对……

可见,张翰看似任随心意,其实深谙厚黑之学。 “莼鲈之思”一时兴起只是表,深思熟虑急流勇退怕是里。

这就像雄茭明处开花只是表,菰草暗里孕茭才是实!

“莼鲈之思”的典故还告诉我们,文章看全是个好习惯,断章取义就会出洋相。

文︱俞惠星,科普作者,著有《活着要懂添加剂》

参考资料:

①董琳.菰植物的简要概述[J].河北农机,2017,10:29

②张治平,耿园,戴海博,缪旻珉.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45-48

③曹乾超,张雅芬,崔海峰,叶子弘.菰黑粉菌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6,6:25-29

附:《晋书?文苑列传?张翰》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张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