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怎么读(荀攸怎么读 三国演义)
荀彧、荀攸、荀衍、荀谌,名字怎么读,他们是什么关系?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不知道有多少人把荀彧(xunyu)读成了苟或,现在还经常有网友拿着个段子来开玩笑。颍川荀氏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世代簪缨,从他们取得名字可能你也看出来了,一般人真认不全。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战略、战术、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衍的历史记载见于《荀彧传》,只有一件事情。公元205年荀衍担任监军校尉负责留守邺城,都督河北事。当时曹操出兵征讨袁尚,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降而复叛,遣兵密谋偷袭邺城,被荀衍察觉,尽诛之。之后,荀衍累功封列侯。
荀谌,一直是袁绍的谋士,这和荀彧、荀衍、荀攸不一样。他见于历史记载也只有一件事,就是说服韩馥让出冀州。公元191年,袁绍派遣荀谌游说韩馥,他对韩馥说:“公孙瓒统率燕、代两地的军队乘胜南下,各郡纷纷响应,军锋锐不可当。袁绍又率军向东移动,意图不可估量,我们为将军担心。”韩馥心中恐慌,问他们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
荀谌说:“您自己判断一下,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比不上。”荀谌又问:“那么,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比不上。”荀谌再问:“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比得上袁绍吗?”韩馥说:“比不上。”在荀谌一顿操作之下,韩馥就乖乖地把印绶送给了袁绍。荀谌最后一次见于记载,是公元200年作为谋士,跟随袁绍参加官渡之战。
陈群和孔融讨论论汝、颍人物,他曾评价:“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对荀氏家族才俊们评价很高,荀彧、荀攸、荀衍、荀谌、荀悦都是才高八斗,品节高尚的俊才。
参考:《三国志》、《后汉书》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