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子夜吴歌·夏歌》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译文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三百里的秀美镜湖,处处开满欲放的荷花。

五月西施在此采莲,围观人群挤满若耶溪。

采莲回家不到一个月,西施便被选入越王宫中。

注释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赏析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这是李白的《子夜四时歌四首》组诗之第二首。组诗分别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小事。

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棉衣之事。四首诗串起来,则是一组彩绘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

其最著名的是第三首《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菡萏发荷花(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这首《夏歌》,用西施采莲的故事,展示了绍兴镜湖之美,荷花之美,西施之美。

前两者——镜湖与荷花,已经风景如画,可是湖畔的男子们,不看湖也不赏荷,单单看西施,使得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窄起来,由此来突出西施之美。

这还不够,最后一句更进一步说明了西施之美,连越王都惊动了,回家还没有一个月,就被越王接进宫里去了。

这样的层层推进,去描写西施的美丽,着实是想象出奇,韵味无穷。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西施,李白笔下的西施,足以惊艳整个夏日的江南,真正地令人无限神往了。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