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尾石龙子(蓝尾石龙子是几级保护动物)
陕西陇县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蓝尾石龙子
(闫媛媛/文、图)蓝尾石龙子是属于蜥蜴目石龙子科的一个濒危物种,在中国台湾又名丽纹石龙子。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常见于两湖、两广、安徽、福建、四川、辽宁、华北、中国台湾等地,其幼体尾部的蓝色和背部的五条纵纹是其显著特征,在陕西北部较为少见。近日,在陕西陇县境内首次发现了一野生蓝尾石龙子,引起了广泛关注。
蓝尾石龙子资料图片
2021年8月23日上午,陇县公安局河北派出所民警在院内清洁时发现一闲置塑料桶内有一野生幼小蜥蜴,背生纵纹,尾部为蓝色,颇为奇特,疑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陇县公安局一向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所长吴海波第一时间联系县局森警大队上报相关情况。森警大队认为此蜥蜴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蓝尾石龙子高度相似,于是立即联系了县林业局,邀请专业工作人员前往鉴定。 当天下午,经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初步确认,该蜥蜴可能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蓝尾石龙子。为进一步确认,县林业局紧急联系宝鸡市野生动物管理站专家再次进行鉴定确认,经鉴定确认该“蜥蜴”为野生蓝尾石龙子。
工作人员现场图
“这在陇县县域内还是首次发现野生蓝尾石龙子,对研究我县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充分说明了近年我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林业站工作人员说道。
蓝尾石龙子
陇县境内土地肥美、气候惬宜、森林蓊郁、草甸丰茂、矿藏富蕴,素有“山中川,小江南”和“富有陇州,十年九收”美誉。生物种类多样,有林地面积179万亩,天然林存量148.3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0.30%,有74科、171属、399 种木本植物。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方针,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陇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治理水土流失,优化人居环境,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成功路子。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世界生态羊乳名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县,中国社火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避暑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等二十多个国家级荣誉。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大自然精灵”来到陇州大地,充分展示了陇州的“自然之美”,陇县正成为越来越多的生物栖息的良好选择,陇州大地的生物多样性将更加丰富。目前,因该野生蓝尾石龙子为幼体,生存能力较差,为保护其正常生长,已送往上级野生动物管理站进行救助保护。编辑:印象陇州 邢亚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