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杂谈亲历者自述之关于大蛇的轶闻
本人农村人,从我记世起,就发现当地村庄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任何一家农户,房前屋后总会有一片或大或小的竹林。
竹林应该属于水竹的一种,反正不是毛竹。为什么每家每户会有一片竹林,当然是竹子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用到的太多太多,关于竹子的具体用处,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早前,我家屋后也有一片竹林,我家的宅基地属于比较年长的,所以竹林相对于别的人家要大,竹子本身也比较粗壮。
竹林里也不全是竹子,有好多杂树,我所能记得的杂树有以下几种:刺槐树,榆树,桑树,柳树,练树(音),小炮果子树,五角果子树,丝棉子树,柏树,还会有李子树,桃树。这些杂树,我全部爬过。
炎热的夏天,竹林是人们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我小时候比较皮,竹林里有很多鸟,凡是被我发现的,基本上被我折腾散了,只有刺槐树上的鸟窝,我拿其没办法,因为刺槐树枝杆都有刺,我实在不能爬。
竹林因为遮阳,相对阴暗,一些野生动物也喜欢在竹林里掘洞藏身,当地的獾子,就喜欢在竹林里打洞。
说到洞穴,我家竹林里也有一个洞穴,洞穴可能年久了,塌陷了,隐约露出一丝缝隙,黑乎乎的,我用竹竿捅过,一米多深,就捅不进去了。
最初,我认为我家竹林里这个塌陷的洞穴,就是什么獾子洞,一直是这么以为的。
直到有一次夏天在竹林里乘凉,发现一条蛇吃鸟窝里的幼鸟,被我发现,用弹弓赶走,逃的无踪。
我很惊讶于蛇能在竹枝上游走,吃饭讲起这件事,说是发现一条大蛇在竹林里鸟窝上吃小鸟。父亲说,你看见的算什么大蛇,我小时候看到的蛇才真叫大,那蛇的洞穴至今在竹林里还能看出来。
听父亲这么一说,我才知道我家竹林里的那个塌陷的洞穴,原来不是獾子洞,是蛇洞。若真是蛇洞,那这条蛇绝对很大,就塌陷的洞口印迹来看,我小孩爬进去,肯定绰绰有余,直径至少在五六十公分以上。
既然父亲说到了大蛇,而且洞就在我们家竹林里,我和姐姐们,自然要想问个明白,听个清楚,父亲也正想说给我们听,当时父亲就将他一直没向我们说起过的,遇到大蛇的事,讲给我们听。
在父亲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午后,父亲领着我的小叔,兄弟俩在田埂上打猪草。
我小叔比我父亲小六七岁,也就五六岁,父亲带着小叔,也是为了照看小叔。
其时天气开始热了,麦子已经结穗,父亲小叔兄弟俩就在麦田埂上打猪草。
打着打着,父亲听到哧哧的一种声音,感觉从麦田中逼近。
父亲就直起腰打量,这一打量不要紧,看到了一幕让父亲无法形容的恐惧。
父亲说就在他俩面前的麦地里,一条大蛇的头,高高竖立着,头有斗粗(我家的斗直径差不多30公分),嘴里不时吐动信子,似乎随时就要扑向俩人。
我小叔吓的躲在父亲身后,却不敢发出声。
我父亲举着打猪草的小刀,对着面前的大蛇说道:“大蛇,你今天要敢吃我们兄弟俩,我就跟你拼了”。
父亲说他出来打猪草时,刀磨的锋快,他当时心想若是大蛇真的扑过来,他肯定用小刀和大蛇拼命,也要保护好小叔,让小叔逃走。
大蛇所处的麦田,就是一块高田,父亲在田埂下打猪草,地势本来就低,大蛇在麦丛中竖立着大头,居高临下,兄弟俩完全处于大蛇的攻击距离内,所以父亲也不敢转身跑,小叔也跑不快,唯有拿着刀和大蛇对峙,才有机会拼一把。
父亲说大蛇好象听懂了他的话,吐着信子,打量了俩人一会,然后一个转身,只看见小麦纷纷倒伏,大蛇已不见身影。
父亲看见大蛇转身离开,才敢拉着小叔向家奔去。
刚回到家,天上就起了乌云,不一会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伴随电闪雷鸣。
雷停雨住后,父亲就去生产队把遇到大蛇的事,告诉了爷爷,爷爷和其他几个大人,就被父亲带到现场查看。发现麦田里有一条(一垄)小麦被压倒,但是痕迹象突然中断,无法追踪。
爷爷和几个大人又在附近搜寻一番,最后在不远处的一块较高的荒地上,发现了一个新鲜的大洞,洞口有箩粗,抬粮食的箩筐口,接近一米粗。
大人们估计就是大蛇的洞,对父亲的话也深信不疑,然后大人们回家拿上担子铁铲等农具,担了好几担土,才将大蛇洞填埋好,担心大蛇以后出洞伤人。
再到后来,父亲和母亲成家了,分家另立门户,宅基地就选在大蛇洞的旁边,屋后栽上竹子,发展成竹林,大蛇洞就处在竹林中。
好多年过去了,大蛇再也没有出现过,待到我记世时,大蛇洞反而陷出一个洞型。当父亲讲出遇到大蛇这件事后,我才知道竹林里曾经有过一条头有斗粗的大蛇的洞。
父亲小时候也念过几年私塾,大了也当过几年老师,在村里算是个文化人,也能算是德高望重的人。
大蛇这件事,父亲不止一次的讲起,父亲说当时遇到的大蛇,应该快成蛟了,那天发现大蛇后不久,天就下起倾盆大雨,大蛇随雨水上天循走了,可能去了离我们较近的高邮湖里了,高邮湖相关大蛇的传闻也很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