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撼大树(蜉蝣撼大树可敬不自量是什么意思)

几十万只!河南邓州突现大量蜉蝣!它从哪里来?天气是否有变化?

8月14日晚上8点左右,数十万“飞蛾”齐聚在河南邓州汲滩镇大桥下。这些“飞蛾”铺天盖地、密密麻麻,占据了大桥下的整块马路,在路灯照射下就像无头的苍蝇乱飞。或许是因为“飞蛾”数量实在是太多一部分被迫匍匐的地上,竟有厚厚的一层,脚踩过去有厚实感,甚至隐约发出“吱吱声”;另一部分“飞蛾”见状黑压压的一片从地面腾空而起,就像一朵盘旋上升的黑雾。

蜉蝣撼大树(蜉蝣撼大树可敬不自量是什么意思)

数万只“飞蛾”聚集在大桥很快引来周围民众的围观,随后各种“飞蛾”聚集、飞舞的短视频在各地平台传播。因为一些自然灾害来临之前提前会有些“征兆”,不免令人有些担心。一些网友留言:上世纪70年代,巴西的一次地震之前就有大量“飞蛾”在公路、大街肆意飞舞、聚集。

蜉蝣撼大树(蜉蝣撼大树可敬不自量是什么意思)

也有网友提出大雨后常有成群飞蛾的情况,要知道河南多地出现了暴雨。这种雨后出现的“飞蛾”,多数指的是一种繁殖型长翅的白蚁,俗称大水蚁。白蚁喜欢栖息在潮湿的环境里,只有在下雨前的高温条件下才会交配繁殖。从每年的4月起,这些长了翅膀的白蚁一般选择大雨前后或闷热的傍晚成批地离巢交配。

这些长翅的白蚁外形似飞蛾,而且具有趋光性。傍晚路旁的路灯此时恰好发出光亮,趁势吸引了大量白蚁,给人飞蛾乱舞的印象。大约6-7后交配完成的白蚁回到巢穴,40天后产下幼卵,经过4个月发育成为工蚁,经7、8个发育则成为新的有翅白蚁。

蜉蝣撼大树(蜉蝣撼大树可敬不自量是什么意思)

网友关心的是浮游的危害性,至少目前还未发现它的直接危害。蜉蝣成虫后不进食,对农作物危害极小,所以古人对蜉蝣并不怎么仇恨,并把它们融入到了诗句文章里。《诗经》形容蜉蝣为“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苏轼则将其描述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当然在古人眼里蜉蝣一直是弱小的象征,这才有了蜉蝣撼大树可敬不自量的说法。

蜉蝣撼大树(蜉蝣撼大树可敬不自量是什么意思)

但如果蜉蝣大量聚集却极可能引发事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一座大桥上曾出现数十万蜉蝣,像雪花一样漫天乱舞。这些蜉蝣齐刷刷地落地车辆的前挡玻璃、车窗上,十几秒后便堆积了厚厚一层,司机看不到外面一点东西,车辆碰撞事故一个接一个。这还不算完,这些蜉蝣落地后导致路面滑溜溜的,汽车刹不住车直接撞到护栏上。管理部门不得不将大桥封锁,直到第二天后才重新放行。

原创:老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