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特点(蜻蜓的特点和外貌描写)

现如今弱小的蜻蜓,想当年也曾称霸过天空

继去年古生物学家在琥珀中发现古鸟类遗体之后,琥珀又立大功了!最近,古生物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了一只目前为止最完整的古鸟,但仅有一只蜂鸟大小。当今称霸天空的鸟类,崛起于恐龙灭绝之后,在恐龙灭绝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鸟类当时只能偏居一隅。因为长翅膀的不一定都是鸟,那时还有不少天空霸王!

石炭纪的巨型“战斗机”——巨脉蜻蜓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3亿年前的石炭纪的话,那么,应该是“富氧”。

石炭纪的大气含氧量高达35%,是今天大气含氧量(21%)的1.6倍。用气象说,那时候一次暴雨前的闪电就可能引发森林大火。

如此丰富的氧气,造就了一个可怕的结果,那就是让昆虫变成巨型怪物!

要知道,许多昆虫和节肢动物并非像我们人类一样依赖血液摄取氧气,而是直接用它们身体内的“小气管”采集氧气。这种摄氧方式,在大气含氧量较高的环境下,会使昆虫的体形大得吓人。虽然这只是“巨型昆虫说”的一个理论,但理论的阐述者Robert Bernard还是赢得了不少支持者。

长达3米的节胸蜈蚣再可怕,也只能在陆地上横行,害怕还可以逃跑。但面对翼展达0.65~0.7米的巨型蜻蜓——巨脉蜻蜓,我们可就要倒吸一口凉气了。因为它具备了现代蜻蜓所在差翅亚目的特点——结构超精密的复眼,能够准确的定位猎物。再加上巨大的体形,巨脉蜻蜓在石炭纪的天空中像一架巨型战斗机,除了昆虫和节肢动物,就连刚刚登陆的脊椎动物——两栖类都成为它们攻击的目标。

蜻蜓的特点(蜻蜓的特点和外貌描写)

小盗龙复原图

图自维基百科

古生物学家根据小盗龙的骨骼化石推测,它极有可能是一种树栖恐龙,且可以利用四个长翅膀的肢体滑翔,不过类似于鸟类翅膀的飞羽并非长在前肢,而是长在后肢上。

蜻蜓的特点(蜻蜓的特点和外貌描写)

小盗龙与人类体形对比

图自维基百科

虽然还不是真正的鸟类,但小盗龙和鸟类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为鸟类的树栖起源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版权声明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联系授权,盗转必究。

蜻蜓的特点(蜻蜓的特点和外貌描写)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带你领略科普的世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