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李清照,谁人忆我鱼玄机:晚唐女观诗人鱼玄机的悲喜人生
唐朝才女鱼玄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礼教束缚下,找不到人生的出路,只好寄情于诗文中。虽年幼嫁人,却与幸福无缘,一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道出了率真洒脱的她,一生追求真挚的情爱,到头来还是为情所困。最终因为家婢的争宠夺情而杀婢泄恨,以悲剧收场,令人不胜唏嘘。
自恨罗衣掩诗句
公元844年,长安城郊一位鱼姓的人家,喜添一位千金小姐,父母惟一的掌上明珠,那时,她叫鱼幼薇,字慧兰。虽饱读诗书,但一生未能崛起的父亲希望这可爱的小女娃能如清晨的阳光一般和暖柔媚,兰心慧质。
果然,小幼薇不负父望,不仅容貌愈加俏丽明艳,堪称冰肌玉骨、明眸皓齿,并且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五岁时已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小小的樱桃口轻轻一动,莺歌燕语般美妙动听的童音便把那一首首同样美妙动听的诗篇婉转道出,惹得鱼父大笑不止。
七岁时鱼父开始教女儿作诗。小幼薇用她幼小的手握着那粗大的毛笔,字迹虽稚嫩,但那些简单的诗句却透着灵气,让父亲的好友们也惊讶不已。
11岁时,小幼薇的诗名已传遍长安文人耳中,长安诗童的美誉成为她童年里最美丽的光环。
鱼玄机剧照
与那个让她铭记一生的人初相遇,是在她12岁的一个风轻云淡的暮春,刚刚帮母亲洗完一大盆衣裙,她撒娇般地推母亲进房歇息去了,而自己忍着腰酸背痛一件件将那些美丽多彩的衣裙挂在一根根由细竹竿撑起的绳子上。午后的阳光照着大地,微风拂来,那件件纱绸衣裙随风而舞,仿佛一面面各色的旗子,幼薇那娇小的身影印在其间,一副美妙的少女晒衣图。
温庭筠正于此时推开低矮的院门缓缓而人,眼前这美妙一景让这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惊呆了,好一阵才缓过神来。
是那脚步声惊动了哼着歌儿晾衣服的幼薇,她自一件淡紫色纱衣旁探出头来,黄莺般的娇音脆生生地传来,是谁啊?有事吗?
大才子温庭筠并不答话,而是千咳一声,等待那同样名传京都的小姑娘走过来。是听了几个朋友先后提到这小十来岁小女孩子的名字,说她写的诗工韵调,而那些人又是从附近青楼女子口中得知,小女孩儿时常在院中吟诵诗作,被青楼女听到,偶尔谱了小曲唱出来,却也博得一片惊艳掌声。
温庭筠是青楼常客,这日于纸醉金迷后的清醒中,再次听到有人提及那小女孩儿的名字。于是,好奇心驱使下,寻访而来。
彩衣招展中,走来那个灵秀柔媚的女诗童,抬头挑目间,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而眼前这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与这秀丽天成,活泼美丽的女孩是多么不相称啊,从来都是怜香惜玉的温大才子不禁心生怜爱之情。他的怜爱映在那双眼睛里,幼薇虽年幼,但生活的坎坷已让她的心志早熟起来。虽然这人面貌丑陋,但那双满含怜爱之情的眼眸却深深吸引了幼薇。
待温庭筠委婉地说明来意后,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
少女的娇羞让幼薇的企盼那么含蓄而动人,她不敢大笑去问有无回信,只好悄悄等待,可这等待太漫长了,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仍不见雁传锦书来。北风于夜色里吹透纱窗,发出寂寞的声响,仿佛她少女寂寂的芳心无处许,暮春的鸟儿空绕林。按捺不住内心的凄苦,幼薇饱醮相思泪,再次写下《冬夜寄温飞卿》一诗,寄与远方故人: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可是,幼薇再次失望了,等待成了她最凄美的姿势,却没有结局。无数次望穿秋水,无数次泪落独归,那些情意绵绵的诗信仿佛石沉大海。
有时,实在难过,幼薇就悄悄捧读温庭筠的诗词: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望江南》
她希望词中那女子就是飞卿想她念她而写,这样想想,心情能好些。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终于回到了长安,他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两年多不见,仍是那个低矮的院门,但眼前的小幼薇已是亭亭玉立、明艳照人的少女了。
四目相对之时,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她没有问起为何没有回信,他也不曾解释为何音信皆无。小幼薇只希望他能常来探望,常伴左右,只要不失去他,怎样委屈都可以承受。于是,二人继续以师生关系来往。他像一个宽厚的长者纵容着她这棵嫩柳在春天里快乐滋长。
一日无事,师生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小幼薇羡慕不已。待他们题完后,幼薇也满怀感慨地悄悄题下一首七绝:
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美榜中名。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一转,她多么希望自己是个男子,也可以去考场施展抱负。可叹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的才华,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也只能在黑夜里自吟自唱,无奈空羡!
转身离去的小幼薇不知,另一个男人正在仔细品读诗句,并因此将与她有一段爱恨纠葛,改变她的命运。
忆君心似西江水
那是个端庄俊朗的年轻人,名门之后,贵族公子,名叫李亿,初到长安出任因祖荫而荣获的左补阙官职,与那些新科进士一样的春风得意,意气风发。观壁上的那首诗显然出自女子之手,待细问下,得知这女子早有诗童之称,且容貌端丽,才情无限,正待字闺中,可惜家境贫寒。
仿佛冥冥中的安排,李亿对这素未谋面的少女竟然铭记于心。可惜佳人芳踪渺渺,李亿又初至长安,刚刚就任,琐事乱作一团,无闲暇去探问打听。于是,那个美丽的名字就成了他的心结,每于深夜静思时就会不经意地跳出来。
上天早安排了一场相遇,是你的,总也跑不掉。
那日得闲,李亿去拜访刚回京城来的大才子温庭筠,二人在书房内把手言欢,相谈投机。李亿于欢欣之余,偶见书桌上有一张桃花小笺,上写着娟丽秀美的小楷,一首六言诗情真意切: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
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
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
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落款处只有两个清丽小字:慧兰。李亿素闻这温才子出入青楼,常写艳词,并与诸多美女交好。遂打趣他道,这慧兰小女子定是温兄的红颜知已了。
温庭筠据实相说,待得知这诗的作者竟是他心中已留印象的鱼幼薇时,这年轻男人的脸上立时现出异样的光彩,那份激动绝对发自内心,让温庭筠很容易觉察出来。
眼前这年轻英俊、家世良好、前途无量的李家贵公子也许真的可以救幼薇于水火,且在温庭筠眼中,二人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正相当!
一首《江陵愁望寄子安》写得缠绵似水,肝肠寸断: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她能理解李郎荣返故里忙碌的情景,宴请亲朋,祭拜祖祠,探亲访友,安顿故居。她也能理解李郎与正室夫人间的世俗感情,毕竟在那个社会里,她是这样卑贱的身份。但她的相思深重,却由不得自己。李亿一去就是几个月,空房独守,为他憔悴。
叶落风起时,他终于回来了,眼中满是深情的相思与问候。可是,他身后的裴氏却满脸风霜,满眼刀剑,刺穿她为爱守望的心。那夫人的眼神,让她心寒。
心高气傲的裴氏听厌了李亿的劝告与哀求,她不许这个妖艳的小女子来分享她的男人。于是,林亭这美丽的别墅,成为幼薇记忆里的痛。当裴氏高高举起那根粗壮的藤鞭重重落下时,幼薇找不见她心仪的男人来保护她。
泪水与哀哭仍无济于事,懦弱胆小、惧怕裴家势力的李亿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挨打,这还不算完,接着用他那一手俊秀的行书痛苦地写下休书,将幼薇扫地出门,不能相认。
那休书递过来时,幼薇分明听到破碎的声音在心内响起,是爱情破了,心碎了。
三个月的蜜月佳期,五个月的为爱等候,等来的却是鞭答如雨和休书如刀。此时,幼薇的母亲已经病逝,孤苦无依的她,十七岁的花季就这样变成了连绵的雨季,那是幼薇怎样也流不尽的泪。
好在,李亿为幼薇找了一处安居之所,他也实在舍不下这美艳娇妾,于是暗地里在曲江一带找到一处僻静的道观一一咸宜观,出资予以修葺,又捐出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把幼薇安置观中,并对幼薇发誓道:“暂时隐忍一下,必有重逢之日!”
年迈的咸宜观观主为幼薇取了“玄机”的道号,从此鱼幼薇成为鱼玄机。
孤伴青灯、素衣长袍的鱼玄机长夜无眠,思念李亿成为她在云房中惟一可做的事情,泪水和墨水写下了一首首悲凄愁浓的思念诗:
醉别千扈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在圃,杨柳东西伴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思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来肯恹恹醉玉楼。
——《寄子安》
愁肠百结,谁人能解?知音难寻,那人无迹。如水的思念,如水的泪啊,任是谁都要为之神伤心叹。那李亿本就是多情种,读罢更是心神难安,恨不得插上双翅飞到他的幼薇身边,拭去那抹相思泪。可是,裴氏看管得紧,又借裴家遍布长安的家族势力相威胁。他纵有千般思念,也不敢因一个小女子而轻毁前程。
饮冰食药老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
秦镜欲分愁坠鹊,舜琴得弄怨飞鸣。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书信茫茫何处向,持竿尽日碧江空。
——《寄李子安》
第二首诗又至,李亿依旧不敢行动,玄机依旧绝望独守。她苦苦的思念,如夜里的杜鹃啼血声声都是哀鸣,可是这哀鸣仍换不来那人回首。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春情寄子安》
这是第三个春天了,等待成空,有时好像让玄机感受这难言的滋味曾经咀嚼过。那时,她还很小,名叫幼薇,那个大他十多岁的男人也这样被她思念过,等待过,然后同样是绝望的结局。上天不公啊!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激鸩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隔汉江寄子安》
她的诗已经无法寄给思念的人,于是,将那含泪的诗笺折成小船,顺水而逝,如她消逝的爱情一般。
爱情好大,个人好小。她自感无能为力,心神憔悴。等待让她耗尽了一生的情感,于是,当心里空了时,她反而可以洒脱起来。
三年里,这小小的道观也早已物是人非。老观主一清师父已经去世了,另一位与玄机年龄相仿、朝为为伴的彩羽道姑,与那位来观修补壁画的画师私奔了。咸宜观中,就剩下玄机一人孤零零地守候了。寂寂的日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惟有拼命地写,才觉得自己的存在。
终于,为那个人守望的日子走到了尽头。听来道观参观的客人说起,李亿已出京,远赴扬州任官去了,而身边相伴的人不是玄机,是他的发妻。迷茫中,玄机竟忘了痛哭,她机械地为客人斟茶倒水,然后木然走进自己的云房。
眼泪是在很久之后汹涌而出的。她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为那个负心郎流泪,那也是祭奠自己这三年最美好的时光啊,泪眼朦胧中,她看到自己花样年华就消逝于这青灯孤院中,那般寂寂无声。而得到的结果却这般惨痛难忍。
再也不能这样活,人生短暂,玄机要找回逝去的享受,关于男人,关于宠爱,关于放纵,关于风月。但是,不关爱情,让它走开。她在冷冷的月光里咬牙切齿。
于是,在冷冷清清的咸宜观中,她深夜秉烛,写下了那首后来传诵千古的《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一诗: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五,何必恨王昌。
有人说这首诗是玄机人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她是一个秀外慧中、痴情万缕的贤淑才女;从此后,她看破了人间真情,只为享乐纵情极欲,变成了一个放荡的女人。
每个人的爱情就那么多,耗尽了,也便空无了,从此风月无边,但与感情无关。
抱恨妒杀空断魂
玄机不会再爱任何一个男人,但她却要男人爱着自己,于是放浪与狂傲之外,是一颗卑贱而冷酷的心,但她有时又觉得与每个男人之间都是真的爱恋,至少肌肤相亲那一刻是真实温暖的。所以,她可以爱上任何她看得上的男人。没有情,她又怎会写出那一首首缠绵艳情的诗文?
25岁那年,她突然就老去了。她是从陈韪后来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老去。
陈韪,一个年轻的乐师,身材魁梧,相貌清秀,玄机最爱看他略带腼腆的笑容,他是随几位贵公子来的,他们个个都争相对这美艳放荡的女道士献殷勤,虽然岁月风沙、酒欲过度让她略显疲态,但风韵犹存的妩媚仍是男人追逐的乐趣。
厌倦了这些油头粉面的花花公子,那个内向的乐师更惹玄机注意,越看越动心,于是,轻轻地用点风情手段,那年轻的乐师哪经过此事?立刻神魂颠倒。
她不爱陈韪,只爱陈韪的年轻,爱他年轻的身体,就如陈韪迷恋她的性感成熟一般。于是,各取所需的结合倒也日夜欢歌。
冷静下来的玄机吓坏了,踌躇了一阵后,趁着夜深人静,她在房后院中的紫藤花下挖了个坑,把绿翘的尸体埋了进去。从此提心吊胆,但却无人倾诉。更怕人问起绿翘的下落。
几日后,陈韪来访,二人都装作无事一般。终于,陈韪问起了:“为何不见了绿翘?”玄机满脸冷汗,强作镇定地回答道:“弄春潮逃走了。”心怀鬼胎的陈韪不敢多问,也就不了了之。
初夏已至,夜里蝉鸣蛙叫,有几位新客来访,酒酣耳热之际,一客人下腹胀极,跑到后院紫藤花下解决,见有一大群苍蝇聚集在花下浮土上,驱赶开后又复聚过来。土上无一脏物,为何引来蝇聚?客人心中生疑,回家后告诉了作衙役的哥哥,于是官衙中派了人来咸宜观勘查,挖开紫藤花下的浮土,见到了一具女尸,竟然肌肤未腐,宛如生时,寺中其他小道认出了那是绿翘。
案发后,玄机被带至公堂,为免皮肉之苦,她主动交待了杀人经过,因罪行恶劣,被处以斩刑。
按《唐律疏议》,鱼玄机虽笞杀绿翘,依律却罪不至死。但26岁的她确实被处以斩刑而死。
关于玄机之死,《全唐诗。诗人小传》中记载日:“后以笞杀女童绿翘事,为京兆温璋所戮。”
有人考证《三水小牍》、《北梦琐言》及《旧唐书》卷十九上记载那京兆温璋“性黩货,敢杀”、“骄卒素知璋严酷”、“勇于杀戮,京邑惮之”。可见温璋乃凶残暴戾、以严刑嗜杀为能事之酷吏。玄机因杀人获罪而落人一个凶残暴戾、以严刑嗜杀为能事之酷吏之手,焉能不死?
另有一种记载说当时判案的官员叫裴澄,曾经被鱼玄机拒绝了床第之欢,只因裴澄与李亿的夫人同姓而受到鱼玄机鄙视憎恨,落人这人手中,玄机逃生无望。
感月吟风多少事,谁怜憔悴更凋零。寻寻觅觅中,她找不到一生的栖息地。
女人,特别是玄机这样美丽且聪明的,一旦感情受挫,难免会偏激、乖戾,对生命充满、憎恶,这是极端的自暴自弃,也是带有自毁性质的怨恨,一经触碰,便转化成腾腾的杀气。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
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
——《狱中作》
玄机狱中所作诗中,已暗含她的曾经,她的悲苦,她的欢笑,她的一生充满了玄机。一个才华横溢的美女,从诗童到女冠,香消玉殒,似之奈何?惟让后世男女无语凝噎。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百无一用是书生。有情郎,真的这么难遇到吗?红尘情事,浮生如梦,似梦非梦恰似水中月,指间沙,镜中人。
参考资料: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