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雷锋因公牺牲,年仅22岁,41年后鉴定人披露细节令人心疼
1962年8月15日上午,雷锋跟着战友执行任务,在途径复杂路段时,雷锋下车指挥战友开车。
战友将车驶至安全路段,正准备招呼雷锋上车时,却看不见雷锋的身影。
战友连忙下车寻找,却发现雷锋早已倒在了地上,战友连忙带着雷锋去往医院。
最终,雷锋因为抢救无效死亡,去世时雷锋才22岁,正值最好的年华。
官方对外通报,雷锋同志因公牺牲。
然而,对于雷锋同志的牺牲的细节,外界却始终不清楚。
直到41年后,从现场勘察人史宝光的口中,外界终于知道了雷锋同志牺牲的所有真相。
身世凄苦,却坚韧不拔
雷锋同志出生在1940年的寒冬腊月。
和毛主席一样,雷锋的家乡也是湖南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
雷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本就贫苦的家庭,后面还接连遭遇了重大打击。
先是雷锋的父亲,在1944年日寇入侵的时候,被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打伤。
身负重伤的雷父,根本没有钱去治病,从那之后便一直卧病在床。
小小的雷锋每天都会趴在父亲身边,听父亲讲毛主席的故事,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总躺在床上。
在卧床一年后,雷父最终去世,这时雷锋才5岁,他渐渐意识到再也不会有人,给他讲故事了。
等到雷锋6岁时,噩运再次降临在了这个家庭。
因为父亲去世,眼看着家里日子过得愈发艰难,作为雷家的长子,雷锋的哥哥雷正德撑起养家的担子。
年仅12岁便去找活做,为了家里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各种苦活累活他都抢着干。
可他也只是个孩子,最终被劳累压垮了身子,患上了肺结核,不治身亡。
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
这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雷锋的弟弟也因为高烧不退,死在了母亲的怀里。
雷锋誓要参军,报效国家
1959年,雷锋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招兵,不少热血青年纷纷前去报名。
雷锋又怎么愿意错过这次机会,他立刻前往了报名点。
看着报名现场,人流涌动,往来络绎不绝的青年们,听着他们的理想抱负,雷锋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等到了雷锋拿报名表时,现场的李书记对雷锋说了几句话,让雷锋沸腾的热血,一下凉了下来。
李书记看着雷锋的身形,以为他还小,劝说雷锋长大了再来参军。
雷锋从小便常常饿肚子营养跟不上,等长大了,身高的确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
但是他已经成年了啊,他对书记一番解释,表明了想要参军的决心。
李书记看了不忍心,只得让他填个表试试。
雷锋回到家中后,满脑子都是参军报效国家,热情无处宣泄的他。
想到了将此种心情写进日记里。
他动笔写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
在那之后,雷锋经常受到上级的表扬,数不清的荣誉表彰都落到了他身上。
上级领导也倡导大家,要学习雷锋同志,做好人做好事。
其他士兵们对此也没有异议,他们和雷锋朝夕相处,雷锋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
雷锋的确是个好战士,很多士兵都把他当作榜样。
很快雷锋的事迹流传开来,一位崇拜雷锋的士兵,觉得这么好的榜样应该被更多人所知晓。
这位士兵将雷锋的事迹整合了一下,写了一篇文章寄往了报社。
稿子一经刊登便引起了不俗的反响,更多的人知晓了雷锋同志的事迹。
随后,更多主流媒体也前往部队采访雷锋,了解他的日常。
雷锋同志接连登上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的新闻版面。
渐渐全国人民都了解到,在部队里有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小战士,雷锋逐渐家喻户晓。
雷锋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不骄不躁,作为全国人民的榜样,他源源不断地做更多好事。
有一次雷锋坐火车出差时,有位大妈的车票弄丢了。
大妈平常靠务农为生,攒了好久的钱才能坐火车去看家人,这下再也拿不出钱买票了。
眼看着火车就要开了,大妈急得直哭,雷锋此时出现了。
雷锋先是安抚了大妈,然后掏出了自己的津贴,帮大妈买了车票,得以让大妈去看家人。
在这列火车上,雷锋同志可不止做了一件好事。
看到有小孩子哭闹时,他会帮着哄。
看到老人下车,拿不到行李架上的行李,他也会挺身而出。
当时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站在了车子前面查看地形,然后口头指挥:“前进,往左打方向盘,回正”
在雷锋的指挥下,车头已经驶过了木杆,随后车厢也驶过了一大半。
乔安山放心了,赶紧继续驾驶车辆,随后乔安山却听到咔嚓一声。
乔安山赶紧从后视镜寻找雷锋的身影,却没看到。
他赶紧打开车门下了车,只见雷锋已经倒在路边,原先的木杆已经断裂了。
不远处的士兵听到了乔安山的惊呼赶来,大家赶紧将雷锋送到了最近的,抚顺矿务局职工医院抢救。
等到了医院时,雷锋头上流出来的血已经染红了军装。
看到如此严重的情况,医生判定可能是颅内出血,必须要做手术,但在职工医院没有这个条件。
医生让士兵们赶紧把雷锋送到,沈阳军区202医院,不能再耽误了。
领导了解到情况后,也认可了此说法。
等到了雷锋葬礼的时候,很多百姓前来相送,他们其中有很多人都受过雷锋的帮助。
曾经的热血青年,现在安静的躺在了棺材里,他已经换上了崭新的军装,脸上的血已被清洗干净。
雷锋同志的遗体面容看上去十分安详,仿佛只是因为太累了,睡了过去。
葬礼过后,乔安山一蹶不振,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他的责任,但他还是十分自责。
上级专门安排了人员,对乔安山进行心理辅导。
雷锋同志深受人民的喜爱,为了乔安山不被误解,所以一直没有对外公布,雷锋的死亡细节。
乔安山宣扬雷锋精神
乔安山在组织的关照下,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可是他心里总是会想起雷锋。
等乔安山退伍后,他没有对人提及和雷锋的关系,他怕再想起雷锋,也怕被人追问具体死因。
但是在生活中,乔安山却秉承了雷锋的精神,他开始代替雷锋做好人好事,他要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雷锋的亲密伙伴,一直有人想采访乔安山,更多地了解雷锋,乔安山都拒绝了,他的精神压力太大了。
等到了1995年,乔安山突然想开了,他一个人传播雷锋精神远远不够,他选择接受了采访。
乔安山和记者聊了很久,将雷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告诉了记者。
随着报道刊出,大众也了解到了雷锋和乔安山的故事。
此后,乔安山一改往日低调,四处演讲宣扬雷锋精神。
2003年,史宝光接受了采访,他在采访中首次提及雷锋的具体死因,大众终于知道了详细细节。
乔安山此时早已走出阴影,他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他不停演讲,宣传雷锋精神。
还将多年积蓄拿来建造了小学,以雷锋同志的名义,就像当初雷锋拿出200元积蓄捐助给灾区一样。
乔安山做到了雷锋生前在日记里,写下的那句话: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的精神也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领悟雷锋同志的精神,铭记他为人民的奉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