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又来到,看看古人是怎么吃螃蟹的?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月即将过去,大部分地区已逐渐走入了深秋。天渐凉,秋意浓。秋风吹过,看着路上片片金黄色的落叶,心里不免会有些萧瑟之感。还好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忧郁的苍黄草色,还有一重重美妙的滋味。
说到秋天的味道,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螃蟹。俗语说,“九月九,湖蟹过老酒”,重阳食蟹,正是好时节。据记载,以前在上海、北京等地,重阳时除了自家吃蟹之外,还会亲朋相邀,文人雅集,吃蟹赏菊,名曰“持螯会”。
历史上最爱蟹的人莫过于被称为“蟹仙”的明末文人李渔了。其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予于饮食之美,无一物不能言之,且无一物不穷其想象,竭其幽渺而言之;独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对他来说,螃蟹是达到色香味三者极致的终生无法忘怀之物,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形容了。
除了李渔之外,历代还有许多诗人都难以抵抗这非凡的秋日味道。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蟹鳌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丁公默送蝤蛑
【宋】苏轼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困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元代马致远在一曲《双调?夜行船?秋思》中也写道:“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在日渐寒凉的秋日里,持螯伴酒赏菊,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徜徉在这秋日的气味里,老舍先生也认为这时的北京便是天堂了。他形容这时的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
同样的时间里,虽然南方地区与北方相比气温尚未降低许多,但秋天的况味也同样美好。其中,柿子就是一样十分重要的味道。台州女作家王寒就在文章中描写过台州秋天甜润可爱的朱红柿。
《柿子》
要是没有红柿,台州的秋天便清冷多了。
秋风起时,柿子树上挂满的青青柿子,一点点开始变红,到了霜降时,便有明艳喜庆的颜色,就像新嫁娘的大红嫁衣,看着就令人喜悦,“遥看一树凌霜叶,好似衰颜醉里红”,几棵柿树,把个秋天点缀得红润又充满风情。
台州农家的院子,常见一两株柿树,春夏时,它们一概水静渊深着,一到秋天,一树红柿,好像风中的灯笼,在天空下分外耀眼,在一片橙黄橘绿中,它的那种艳红,就像当红的旦角,把人的视线全吸引了去。
……
朱红柿,在秋分、寒露时即可采摘,红艳艳、软乎乎,轻轻一吮,便觉鲜甜与清凉。台州俚语道,“老姆娘呒牙齿,水果要买红冬柿”,指的就是这种柿子。玉环三合潭的长柿,相当出名,红润可爱,甜润沁肺,果然是“色胜金衣,甘逾玉液”。
秋天不似夏日的酷热难耐,也不似冬日的冰雪封冻,与春天相比更是广为收获的季节。所以,秋日是一段弥漫着美食醇香的时光。在这临近入冬的时刻,与家人、朋友共享甘腴的螃蟹、甜蜜的秋之果实,都会使生活充满幸福的烟火味与人情味。正因为有了这些千变万化的滋味,秋风秋雨也宜人,冷瑟的深秋也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