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与甘肃的区划变动,甘肃省的7个县,为何划入了青海省?
首先,我们聊聊甘肃省的具体情况。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省份,连接了陕西、青海、四川等省份。按照2021年七普的统计数字,甘肃省总人口2490多万人,与东北三省之一的吉林省总人口基本相当。2021年,甘肃省的GDP总量超过了1万亿。不得不说,这些年,随着各种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甘肃省各地发展非常快。一首《甘肃老家》,唱出了甘肃的心扉。
目前,甘肃省下辖了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总计14个地级区划。分别是: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其中,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也是西北地区重要城市。
到了宋朝统治时期,青海各地成为了青唐吐蕃政权的控制区。青唐城成为中原通达西域各国的枢纽,东西方商贾云集于此,茶马互市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在宋朝与西夏的较量中,为了斩断西夏臂膀,宋朝发动了著名的熙河开边,夺去了青唐吐蕃的大片地区。宋朝组建了西宁州,寓意西北安宁之意。
西宁具有“西通西域、东接陇秦,南交蜀藏,北护甘凉”的重要作用,标准的必争之地。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起源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后,基本上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格局。在明朝统治时期,由于西北地区的战略收缩,明朝组建了西宁卫。在明朝统治的初期,由于实际需要,明朝撤销了甘肃省,甘肃各地划入了陕西省管理。
青海省组建以后,出现了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青海虽然面积辽阔,但是以牧区为主,缺乏必要的大城市和平原。当时的政权借鉴了青海办事大臣驻扎西宁府的惯例,把甘肃省的西宁市,划入了青海省管理,并且成为了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当时,划入青海省的区域,并不仅仅是1个城市。
1929年1月,甘肃省的西宁县、大通县、碾伯县、循化县、巴燕县、湟源县、贵德县等7个县,随着西宁市一起,共同划入了青海省管理,成为了青海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四十年代,青海省陆续组建了都兰县、玉树县、同仁县、门源县、共和县、囊谦县、同德县、称多县、兴海县、海晏县、祁连设治局、湟中县等等。
截至建国之初,青海省合计下辖了1个市、19个县、1个设治局。当然,还有大量的牧区。认真的说,青海省的组建,有利于加强对青海各地的管理和建设。目前,西宁市仍然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青海省最大的城市。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明星墙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783306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